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边风炜:成长股故事很像60年代的美国

时间:2022-09-17 13:58:53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5298  

本周a股市场和美股市场同步调整,面对高通胀,美联储加息更为坚决,这也令依赖流动性的全球资本市场感到恐慌。

我们的新能源行业在本周经历了一次崩盘,背后是公募持仓占比近40%我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异常惊讶,这意味着赌徒式是极端的,它对市场的影响将可能是空前的很多事情不敢继续想

这时候我突然回想起以前看的一些书里提到的两个大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巴菲特,一个是60年代著名公募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蔡志勇,比巴菲特大一岁那一年他在华尔街很受欢迎,他的富达基金就是华尔街另一位天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后来工作的地方

在彼得·林奇的《打败华尔街》一书中,特别提到因为他的母亲一直在购买蔡志勇的富达基金,这个神秘的中国人是他的偶像,所以他加入了富达基金但更多谈论的是巴菲特与蔡志勇之间的相互情谊,或者说巴菲特在60年代多次给股东的信中对蔡的嘲讽,但当时蔡的名气远远大于巴菲特

蔡志勇,上海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尔街叱咤风云他因追逐强势股,换手,追涨杀跌而出名由于美国股市的热闹,他在一段时间内获利颇丰,因此受到媒体和持有人的追捧根据描述,他总是打扮得无可挑剔,面无表情的脸像佛像一样冷漠,精明的决策表现无可挑剔他对各种股票驾轻就熟,但他和这些股票的关系绝不是婚姻甚至试婚,更像是浪子混玩家当时,当蔡买入任何一只股票时,这只股票都会立即飙升,有点多年前的a股

《沸腾的岁月》一书专门描述了高周转的go—go—years时代,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式完全不同也许这就是他们不和的根源

蔡志勇当年的赫赫战功受到老板的青睐,于是不断扩大基金规模,最终成立了自己的私募,也广受追捧他的成长风格基金在当时真的很受欢迎,直到60年代末

当市场转入熊市,他的基金也开始暴跌,一切逐渐归零1968年之后,只是巴菲特职业生涯的开始,却是蔡志勇终结的开始原来所有的光环都只存在于牛市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基金的故事

回到a股40%的集中持仓,成长股的故事,基金发展30年的道路,明星基金经理的偏爱,价值与成长的争吵,真的很像美国60年代此时,那句投资从来不是智商的较量,而是理性的较量还在耳边回响

可是,理性似乎是投资中最难迈过的一道坎,无论是个人还是基金经理,但最终理性还是会战胜市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