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系列政策陆续落地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积极有为

时间:2025-05-27 03:13:36     来源:同花顺财经  阅读量:8983  

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迎来更多利好。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境外两个资本市场。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系列政策陆续落地,企业赴境外上市的监管环境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数据显示,自2023年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施行以来,截至今年5月26日,已有249家境内企业完成了境外上市备案。科技型企业接近90家,已成为赴境外上市的重要力量,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

备案节奏加快

境外上市备案新规明确,已在境外提交有效的境外发行上市申请、未获境外监管机构或者境外证券交易所同意的境内企业,可以合理安排提交备案申请的时点,并应在境外发行上市前完成备案。

随着系列政策推出,企业赴境外上市资金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例如,在募集资金管理和外汇风险管理上,《通知》有关规定更为灵活便利。《通知》起草说明提到,考虑到企业存在境外使用的合理诉求,明确如果在境外上市前已拿到发改、商务等业务主管部门批复或备案文件,也可留存境外开展境外直接投资、境外放款等业务。

事实上,随着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深入,新能源、消费企业在境外上市后,均有在当地投资设厂、开展跨境并购、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需求。例如,宁德时代拟将港股募资所得的90%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

一位专注于境外上市的律师提醒,尽管《通知》仅适用于境内企业直接境外发行上市,但从跨境资金监管合规制度的改革脉络来看,对于间接境外发行上市的境内企业而言,仍需对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管理及调回的政策发展和合规监管动向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通知》拟简化管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程序。《通知》提出,除上市企业回购、境内股东增持外,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相关登记的办理方式,由在外汇局办理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境外直接上市登记调整为银行直接办理等要求,前期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等12地开展试点,试点运行平稳,推广至全国条件成熟。”有业内人士表示。

从证监会公布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补充材料要求来看,常见的问题集中在股权结构或股权架构情况、股东信息情况、公司治理情况、规范运作情况等方面。不过,在跨境资金监管方面,是否符合外资管理、外汇管理、税务等规定,是否符合《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关于跨境换股相关规定等要求被频频提及。

多家企业赴港上市

目前,港股成为企业赴境外上市的主流选择。从拟上市证券交易所来看,前述168家正在备案的企业中,有127家企业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占比超七成。从申报类型来看,83家企业拟直接境外上市,76家拟间接境外上市,9家企业拟全流通。

南向资金也在加速涌入港股。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收盘,年内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规模已达6213.60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在南向资金的助力下,港股持续上涨,截至5月26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约16.06%。

“今年年初至今,医疗、科技、可选消费品是港股表现最好的三个细分板块,说明投资者对于这类资产的兴趣度比较高。并且,机构对基石投资者的兴趣越来越高,国际长线资金的兴趣度也比之前要高。”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谌戈表示。

随着更多境内企业赴港上市,也为港股IPO市场带来更多活力。以“A+H”股为例,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累计有154只“A+H”股。其中不少是千亿港元市值的龙头企业。同时,今年以来,除了已在港顺利上市的4家A股公司外,还有49家A股公司已正式公告赴港上市。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