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尖兵扎根南粤大地硬核技术赋能产业振兴
在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壮阔画卷中,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其深厚的学科底蕴和强烈的使命担当,派出了一支规模浩大的“科技尖兵”队伍。209个农村科技特派团,扎根于全省21个地市的乡镇村社,他们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将最前沿的农业科技成果种在最需要它的土地上,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赋能田野“产业革命”
一场源于实验室、兴于田间的产业变革,正在南粤大地蓬勃展开。
在梅州兴宁市永和镇的稻田里,华南农大唐湘如教授团队带来的不仅是香稻专用肥,更是一场“香气革命”。他们通过“香稻专用肥+增香叶面肥”的技术组合,让大米中决定香气的关键物质2-AP含量提升了16%至21.56%。这不仅是一个科研数据,更是稻谷收购价实实在在的提升。团队集成工厂化育秧、钵苗插秧、无人机飞防等智能农机技术,实现了丝苗香米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高达30%。2021-2024年,这项技术示范推广2080亩,带动周边6200亩,双季亩产最高达1360.7公斤,创下了广东优质香稻的高产纪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项成果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16省大规模推广应用。
视线转向肇庆高要的革命老区,另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正在虾塘边发生。面对罗氏虾病害传统检测“发现率不足40%、耗时72小时”的产业痛点,华农植物保护学院的“虾迩闻名”团队青年学子们,在6位水产病理学家指导下,研制出便携式快速检测仪及诊断试剂盒。他们首创的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如同给虾病检测装上了“火眼金睛”,将病害潜伏期检出率从37%一举提升至92.6%,防控响应时间缩短至4小时,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检测-识别-预防”闭环方案,为养殖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网”。

“瞄准产业痛点”,核心技术破解“卡脖子”难题
华农特派员的脚步,始终踏在产业振兴最迫切的需求点上,致力于攻克一个又一个“卡脖子”技术难关。
在智慧农业领域,罗锡文院士团队攻关的“智能农机装备与水稻无人农场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并在广东建设了8个无人农场示范基地,在全国16省推广建设35个,为破解“谁来种地”问题提供了“华农方案”。与此同时,电子工程学院李震教授团队正为梅州柚子的深加工注入“智能芯”。他们研发的智能装备,集高效削皮与柚粒无损分离于一体,使试点加工效率提升30%-40%,极大降低了果肉损耗。
种业振兴关乎国家命脉。聂庆华教授团队与广弘控股联合研发的“广弘3号”小白鸡新品种,实现了华南地区自主小白鸡品种“零的突破”。该品种创新性地引入黄羽肉鸡血缘,料重比降低0.13,按年推广2亿只计算,每年可节约饲料粮食5.1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刘耀光院士团队则致力于破解杂交水稻的“基因密码”,其开发的水稻基因编辑载体系统被国内外1200多个实验室使用,为粮食安全筑牢“基因防线”。
聚焦产业链条,打造可复制的振兴“样板间”
华农的科技服务,不止于“点对点”支援,更致力于“链式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振兴的“华农样板”。
在清远禾云镇,谢青梅教授团队围绕“清远麻鸡”构建了一体化产业标准体系。从种源端建立禽白血病抗性育种规范,到养殖端制定精准免疫程序,再到加工端开发百余种预制菜并建立标准化流程,最终推动产品溢价30%,形成了“科研攻关—标准制定—示范推广”的闭环,为畜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样板。
在肇庆广宁县,面对当地108万亩青皮竹资源利用率低的困境,材料与能源学院打造了“1+1+1”校政企产学研联盟。通过科技攻关,他们将竹材抗弯强度提升40%,并将纳米竹纤维直径精准控制至50纳米级,成功开拓了医用敷料等高附加值领域。落地企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增长150%,并成功拿下宜家、星巴克等国际订单。
“筑体系、强支撑”,激发扎根大地的内生动力
高效的科技服务,离不开坚实的制度保障。华南农业大学于2023年专门成立乡村振兴与社会服务处,构建起特派员“选、管、扶、评”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学校更在职称评定中首创推广系列,将社会服务纳入绩效,从制度层面激发了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热情。
通过搭建“科技特派员—永根科技站—新农院分院”三级服务体系,学校打造了103个以“时代楷模”卢永根院士命名的“永根科技站”和301个“牛哥驿站”,作为师生团队长期扎根乡村的桥头堡。数据显示,首轮派驻中,团队累计驻镇16256天,服务带动农户28411户,对接企业、合作社等机构861个,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结语:科技“变量”转化为振兴“增量”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田间”到“餐桌”,从创造高产纪录的稻田到重获生机的虾塘,华农的科技特派员们以最前沿的技术与最扎实的坚守,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最大增量”,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澎湃而持久的科技动能,让千年农脉焕发新的生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
科技尖兵扎根南粤大地硬核技术赋能产业振兴...
在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壮阔画卷中,华南农业大学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 -
新莱应材股票两个交易日涨幅偏离超30%提醒投资风险...
冯秀语编|李亦辉 10月14日,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 -
世界粮食日:看会宁的“粮”故事...
10月的会宁,黄土塬上的风裹着谷香掠过层层梯田。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 -
五年长跑“健将”:信银理财“信颐2040”摘冠理财风云榜...
数据说明: “固收+权益”产品范围为理财公司发行的投资周期在1—2年的公募“固收+权益”... -
现象级产品频出,华润置地持续迭代出杭州的“中心地标”...
当“杭州千万级豪宅被‘秒’”的新闻不断被推至头条,不得不承认,杭州的住宅市场依然是“神仙打... -
鸿雁总裁王米成:全屋智能洗牌或只能留下5家企业...
文/乐居财经杨凯越 王米成的Title很长,他是鸿雁电器的总裁,也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 -
沃尔玛WMT.US股价创历史新高!与OpenAI建立合作关系...
智通财经APP获悉,沃尔玛周二美股上涨近5%,收于107.21美元的历史新高,原因是该公司... -
观察|除了5项“世界第一”,珠江口的这道新“天际线”究竟有何不一样?...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广东。 2025年秋日,珠江口上,天蓝云白,建成后约相当于11... -
广州气温即将骤降至“1字头”!何时能领“秋季体验卡”?...
尽管已踏入10月中旬,但我国南方地区仍可见34~36℃的高温天气。这种“秋老虎”天气,有望... -
兴化市沈伦镇开展“阅见非遗,品味书香”活动...
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日,兴化市沈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安... -
湖北鹤峰:峡谷秋光里舟摇星河醉...
连日的晴好天气,让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屏山峡谷迎来秋日里“云雾缭绕,舟载星河”的自然美景。 ... -
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发布海南一案例入选...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5年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典型案例通知,公布全国共94... -
苹果将加大对华投资,概念股集体异动,长盈精密涨超14%...
10月15日,苹果概念午后集体异动,截至收盘,长盈精密涨超14%,信维通信(300136.... -
空客天津累计交付飞机超800架天津边检护航国际航班达百架次...
记者15日从天津机场边检站获悉,当天12时,一架航班号为HALDA的空客A321neo客机... -
设立4周年来看看这座生物多样性“宝库”的生态答卷...
林木藤蔓恣意生长 新物种接连亮相 生物多样性在这座“宝库”中蓬勃绽放 海南热带雨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