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从辛顿视角看智能驾驶的两种路线之争
2025年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之父mdash;mdash;杰弗里middot;辛顿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用通俗的语言讲清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路径。那么透过辛顿的视角我们应如何理解现在中国汽车智能驾驶的路线之争呢?或者说,未来中国汽车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哪条是正确的呢?
做个通俗的比喻吧,如果你看过小朋友学骑自行车,就会明白人类学习的规律mdash;mdash;没人会先背诵quot;平衡公式quot;,而是摔几次车后,身体自然形成quot;车把歪了就往反方向拧quot;的直觉。这恰是辛顿先生的核心观点mdash;mdash;人类大脑本质是个quot;会学习的大模型quot;,靠不断试错形成动态反应模式。
在中国智能驾驶赛道上,正进行着两种路线的较量,恰似两种学骑车的方式,一种像人类靠直觉摸索,另一种像程序员编写操作手册。用辛顿的理论来看,这两条路的未来走向,藏着智能革命的关键密码。
像学骑车般的quot;端到端quot;路线
特斯拉、Momenta等企业走的这条路,就像教AI直接模仿老司机开车。你给它看1000段quot;看到红灯刹车quot;的视频,它不会死记quot;红灯=停车quot;的规则,而是自己琢磨,红灯亮时,周围车辆的速度变化、行人反应和刹车距离的关系,慢慢形成类似人类驾驶的直觉。
辛顿在演讲中举过quot;乐高积木quot;的例子,即,人类理解语言时,每个词像可变形的积木,会根据上下文调整形状再拼接。在这种技术路线中,摄像头看到的路况、雷达测的距离,就像这些积木,AI会实时调整它们的组合方式mdash;mdash;突然窜出的小猫会让quot;刹车quot;这块积木变得特别重要,而在空旷的高速公路上quot;加速quot;这块积木会占主导地位。
这种技术路线的优势很明显,遇到施工绕行、暴雨天视线差等突发情况时,它能像老司机那样灵活应对。但问题也和人类学习一样,需要海量quot;练手quot;数据,而且学来的经验很难直接复制给另一台机器mdash;mdash;这也是辛顿指出的quot;人类知识难以传播quot;的局限。目前,中国公司正通过每辆上路车辆一起收集数据,以解决这个问题,就像一群人一起练车,互相分享经验。
像查手册般的quot;规则驱动quot;路线
百度Apollo、华为ADS走的这条路,更像给AI装了本超级详细的《驾驶手册》。工程师会把quot;看到红灯要停3秒quot;、quot;转弯要让直行quot;等规则写成代码,再配上高精地图,标注每条车道线的位置。就像有人骑车时,车把上始终架着导航仪,严格按指令操作。
这正符合辛顿说的quot;数字智能优势quot;,规则写好后,能瞬间复制给所有车辆,就像一本手册可以印成千上万本。在高速路、封闭园区等简单场景,它表现得又快又稳。例如,去年深圳开放的L3级自动驾驶,主要就是这种路线在跑。
但麻烦出在复杂路况,遇到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同时旁边又有辆车超车,这种情况手册里没写过的路况组合,这就会让AI系统犯难了。辛顿警告过这种quot;规则爆炸quot;的风险,就像你永远无法穷尽所有骑车可能遇到的情况,工程师也写不完所有交通场景的规则。为此,华为给车装了激光雷达当quot;额外眼睛quot;,百度则靠不断更新地图来打补丁,但这都让系统越来越复杂。
从辛顿理论看未来
辛顿先生的观点其实已经给出了清晰判断,就像人类既能靠直觉骑车,也能背交通规则一样,未来很可能是quot;混合进化quot;。
端到端路线需要突破quot;经验共享quot;难题,辛顿提到的quot;知识蒸馏quot;技术,简单说就是让一个AI把学到的本事quot;教quot;给另一个,就像老司机带徒弟。目前,中国团队已经做到让一辆车的紧急刹车经验,通过数据处理后,让所有同型号车都学会。
规则驱动路线则要解决quot;灵活性quot;问题。辛顿举过一个有趣的例子,人类会虚构记忆,AI也会quot;幻觉驾驶quot;(例如,把阴影当成障碍物)。现在华为在系统里加了quot;质疑机制quot;,让AI像新手问教练那样,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会减速确认,这正是借鉴了人类学习的容错特性。
据了解,在上海的智能驾驶测试区,已经能看到这种融合的苗头,在高速路上用规则驱动保证效率,进入城区则自动切换到端到端模式应对复杂路况。辛顿说过,真正的智能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像大脑那样,既会靠直觉反应,也能调用理性分析。
这场发生在中国的技术路线之争,本质上是在回答辛顿的终极之问:当机器开始像人类一样学习,我们该如何让它们跑得更安全、更聪明?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普通人的驾驶经验里mdash;mdash;那些靠直觉躲过的危险,那些被红绿灯规范的秩序,终将共同塑造智能驾驶的未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精彩阅读
-
汽车观察:从辛顿视角看智能驾驶的两种路线之争...
2025年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之父mdash;mdash;杰弗里middot;辛顿在2... -
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轿跑11.59万起的全能选手正成新宠...
2025年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10-15万级车型成年轻人首选。但真正能兼顾个性、性能与品... -
吉利汽车集团六大ESG战略方向擘画可持续发展蓝图...
8月2日,在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期间,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主办的2025企业... -
消息称吉利辅助驾驶业务或将整合,相关人士回复称“未收到相关消息”...
近日,据相关消息,吉利集团近期对旗下智能驾驶业务进行了重要整合调整。此次调整涉及多个品牌团... -
赛目科技: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验证策略和仿真工具链...
2025年7月22日,在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上,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杨强指... -
小马智行正式启动上海浦东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8月4日,小马智行宣布已于8月1日正式启动上海浦东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盖世汽车注意到,7... -
吐鲁番70℃高温试炼,凯翼汽车电池安全、动力性能全优通关...
近几年,持续性高温天气频发,部分城市的温度已突破40℃大关,车辆经过长时间的高温暴晒,车舱... -
海信家电半年报:海信系冰箱在12个国家位居第一...
7月30日晚,海信家电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海信家电进一步加快拓展海外业务,深化... -
7月新能源销量:理想暴跌,小米破3,零跑夺冠,合资偷家!...
经历过“官方整顿”的上半年,下半年的第一个月显得格外和平。 反内卷铁拳降下,本以为汽车市... -
E周看点7月多家新能源车企销量创新高;智己发布“恒星”超级增程...
本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哪些大事发生?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公布,多家车企月销量创新高 进... -
柴油机皇D-MAXVS智能新秀Z9:你站哪边?...
今年新上市的Z9皮卡最近讨论度比较高,我们今天聚焦两款颇具代表性的中高端皮卡D-MAX与Z... -
重塑微卡市场格局潮创实用纯电小货车福田风景T7上市...
7月28日,以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为主题的福田汽车新产品发布会上,潮创实用纯电小货车福田... -
外资Tier1在华,继续“上强度”...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不仅重塑着整车格局,更对背后的汽车产业链发起深度重构的号角。... -
2026款捷途大圣上市售价10.99-12.79万元...
日前,2026款捷途大圣正式上市,新车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10.99-12.79万元。此... -
极氪汽车:007GT调光技术极致体验追求...
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的快速发展,天幕玻璃因其在提升车内空间感与视觉通透性方面的优势,在高...